- 在线时间
- 7 小时
- 经验
- 165 点
- 威望
- 1 点
- 压缩币
- 5 ¥
- 最后登录
- 2023-1-17
- 注册时间
- 2022-5-11
- 帖子
- 9
- 精华
- 0
- 积分
- 250
- 阅读权限
- 20
- UID
- 653428

- 威望
- 1 点
- 经验
- 165 点
- 积分
- 250
- 帖子
- 9
|
' M. k% M' W/ s5 M% R
一、制造业的未来增收方向-产品服务化
3 \: m. x" f) b5 `' I在制造业发展早期,企业以快取胜,借助国际市场上已有的成熟产品,快速占据国内空白市场。随着自主创新意识的觉醒,企业逐渐开始“练内功”,在产品工艺、功能特性上打造差异化来获取竞争优势。4 t7 H- o% M' l7 n4 d
互联网时代加速了信息的传递,产品、技术经验可在短时间内被广泛复制,原来从创意提出、市场调研、小规模投产到投放市场做测试、收集反馈最终到成熟量产...这类动辄以年为时间单位的“精耕细作”模式,就显露出其周期长、风险大、投产比未知的不足,如何能够实现产品价值增值,让服务满足客户更全面的需求,从产品制造到制造业服务化,是新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。
( C8 h2 l8 }5 l% }- G
. F4 y( u- H% Z. _ _产品价值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,产品的交付、安装、维护、保养等服务环节需求不断提升。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,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,让服务不再是简单的“三包”与及时的现场售后。优化服务模式,构建服务数字化管理体系,即是数字化时代对产品服务的新诉求,也能帮助企业实现对存量客户的触达、激活、互动乃至营销,降低现场服务成本的同时提升服务效率与水平。 V$ E2 b+ z/ O5 |- U \# [
8 p7 S2 R4 j$ n' Z/ @
9 j: f" X8 l9 v* u' A' w
# L0 A3 A6 E+ t+ t; [/ f二、世界知名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案例" S; }6 B, L# F
多家世界知名的跨国制造企业已经从产品制造商转变为“产品+服务”的提供商,如通用电气通过改变运营模式,扩展发动机维护、发动机租赁和发动机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,用服务合同绑定用户,增加服务型收入,其“技术+管理+服务”所创造的价值已经占到公司总产值的2/3以上;, V. {) g p4 j
8 t1 C! X5 Z3 D% J& Z
以全球航空制造巨头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为例,其航空发动机已经在全球具有很高的集中度,但它选择了“不卖产品卖服务”。作为波音、空客等飞机制造企业的供货商,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并不直接售卖发动机,而以“租用服务时间”的形式,并承诺在对方的租用时间段内,承担一切保养、维修和服务,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,由发动机公司在每个大型机场驻专人修理,从而通过服务获取客观的收益。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销售的现代喷气发动机中55%以上都签订了服务协议,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60%。' T' i8 M3 f. E6 j+ l5 {# b
7 y# ?, P! V+ k* U( lIBM曾经是一家单纯的硬件制造商,但经过十多年的整合,IBM已经成功转型为“提供硬件、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”。十几年前,当所有IT厂商大造PC时,IBM已悄然转型IT服务。而今天当越来越多的IT厂商开始意识到IT服务的战略重要性及极强的创收能力时,IBM却再次转身,开始转入服务产品化策略。如今IBM公司服务收入所占比例已经超过50%,利润连年增长高达10%以上。3 k8 u+ M& c1 L0 V7 C
6 y, L/ I5 N2 y5 t6 t8 h( [6 z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约翰迪尔也改变了原来的产品销售模式,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田间管理服务,以更好满足他们的需求;连卖灯泡的飞利浦也选择了用以“照明管理”替代电灯销售的商业模式。) O1 H8 _0 J" O8 U2 E2 T, ]6 I
# k% r* v+ A0 b" o# L, h: y
对设备制造企业而言,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普及发展,机械设备的折旧、换新周期甚至将拉长到数十年,售后服务将成为客户采购时的关注重点,未来很多设备无需进行硬件替换,而是通过软件的升级便可持续使用,设备制造企业将能获取到更大增值服务价值。
8 A' K ^ o X0 F$ ^
- ? A. W+ S$ X4 d, _9 @三、新时代成就新制造
* m- e4 A, h b. D5 O! J9 ^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逐步将企业的价值链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“产品+服务”为中心转变的必然趋势,它将给制造业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,对内建立更具粘性的客户关系,拉动老客户转介绍与产品回购,对外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又进一步助力企业开拓增量市场。5 v9 |: }3 a. W+ S
|
|